在砂石生產領域,對輥制砂機憑借其高產、穩定的性能,成為眾多企業的得力助手。然而,不少用戶發現,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增加,電費成本也在悄然攀升。這不僅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,也對生產運營造成了一定壓力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導致對輥制砂機電費越來越高呢?其實,可能是這 4 個地方在浪費能源。
電機問題:動力核心的能耗隱患
電機作為對輥制砂機的動力源泉,其性能直接關乎能耗高低。首先,電機功率若與設備實際需求不匹配,過大則會出現 “大馬拉小車” 現象,電機長期處于低負載運行狀態,效率低下,電能白白浪費;過小則無法滿足設備正常運轉需求,設備頻繁過載,能耗大幅增加。此外,電機的類型與質量也不容忽視。老舊、低效的電機,采用的技術相對落后,內部電阻較大,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中,大量電能以熱能形式散失,導致能耗居高不下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老舊電機相較于節能電機,能耗可高出 20% - 30%。
物料特性:無形的能耗 “殺手”
物料的硬度、濕度和進料粒度等特性,對輥制砂機的能耗有著顯著影響。硬度高的物料,如石英石等,需要更大的破碎力才能將其粉碎,這無疑增加了設備的工作負荷,使得電機需要消耗更多電能來驅動設備運轉。濕度較大的物料,在破碎過程中容易粘附在輥輪和破碎腔內,不僅影響物料的輸送和破碎效率,還會變大設備的運行阻力,導致能耗上升。而進料粒度過大,設備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能量來對物料進行初次破碎,同樣會造成能源的浪費。例如,當進料粒度超過設備適宜范圍的 20% 時,能耗可能會增加 15% - 20%。
設備維護:被忽視的節能環節
設備的維護狀況對能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長期使用的對輥制砂機,若缺乏及時、有效的維護,輥輪磨損嚴重,表面粗糙度增加,在破碎物料時,摩擦力變大,設備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來克服摩擦力,從而導致能耗上升。同時,破碎腔內的襯板磨損后,物料在破碎過程中的運動軌跡發生改變,破碎效果變差,也會間接增加能耗。此外,傳動部件如皮帶、鏈條等若出現松動、老化等情況,會導致傳動效率降低,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損失增加,進一步加大了設備的整體能耗。
運行狀態:高能效運行的關鍵
對輥制砂機在空載運行時,電機依然需要消耗電能來維持設備的運轉,這無疑是一種能源浪費。若設備頻繁啟動、停止,每次啟動時,電機需要克服較大的慣性力,啟動電流瞬間變大,不僅對電機造成損害,還會消耗大量電能。據統計,設備頻繁啟動所增加的能耗,可占總能耗的 10% - 15%。另外,設備在運行過程中,若負荷不穩定,時大時小,電機需要不斷調整輸出功率來適應負荷變化,這也會導致能耗的增加。
對輥制砂機電費升高并非無解難題,只要從電機選擇與維護、物料處理、設備保養以及運行狀態優化這四個方面入手,便能有效降低能耗,節省電費成本,讓對輥制砂機發揮出較佳性能與經濟效益。